我们选择了一个朔风南下的日子北去,车奔延川文安驿镇。灰色的公路在黄土高原厚实的胸膛上延伸,仿佛一条经脉领着我们去往梁家河这座新时代的精神心脏。路在沟壑里蜿蜒,不知道拐过多少个弯,梁家河出现在眼前。一处典型的陕北村落,窑洞、院墙依然可见,也矗立起了更多的新式建筑。时代的印记牢牢的镌刻在了这片黄土地上。
秋阳从山上照过来,梁家河在清晨里醒来。北风穿村而过,梁家河却显得格外精神。这座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落,如今已是“星光熠熠”。一年四季,数不清的人流涌向这里,探访一个领袖的青年时代,把梁家河的故事铭记、传播、颂扬。西安科技大学第十期青马中级班(以下简称青马班)的学员代表正是当中的一部分。他们将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的课堂搬到了数百里之外的梁家河,在这里倾听新时代萌发的声音。村委会一侧的梁峁边上,几孔新老不一的窑洞都挤满了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。青马班的现场教学就选在了这里的一株大树下,伴着窑洞、石碾子以及投射在地上的枝丫的影子。师生们张罗着在窑洞的院墙上挂起横幅,调试音响,布置起简单的教学点。二三十人围成半圆,聆听着延安大学王东维教授的讲授。午后的沟壑里很有些寒意,但梁家河的故事吸引着每一个人,让人忘却了这个黄土高原的冬天。
1969年1月份,习近平搭乘知青专列,从北京驶向陕北,转车到达延川后,与另外14名知青一起沿着山路步行来到梁家河大队,这一年他还不到16岁。此后七年,习近平在这里度过了漫长、艰苦而奋斗不息的上山下乡生活,住窑洞,睡土炕,吃玉米团子,打坝挑粪,建沼气,他在这里入党,当选大队党支部书记,被推荐入读清华大学。梁家河成了他扎根群众、服务人民的一生的起点。
与青马班的学员们一同探访梁家河的故事,在知青旧居、知青井、村史馆等处依然能感受到那段火红的岁月。三处知青旧居都是清一色的窑洞,院墙则用当地的小石块垒筑起来。玉米和辣椒或者铺晒在院墙上,或者串起来挂在门边上,过往时间似乎并没有走得太远。推开低矮的木门,光从糊着白纸的窗户上透进来,洒在土炕上。席子和白墙都泛着亮,陕北农家的摆设呈现在眼前。两三张连桌、几只碗罐、煤油灯、绿色军用水壶、靠墙的农具、老式大箱基本上就是全部家当。四五张被子一字靠墙齐整的摆在土炕上,尘封未动。时光似乎一下回到从前,知青们稍后就会熙熙攘攘的从地里回来,卸去一天的疲惫,在各自的枕席上安然入眠。老式的炕桌子上支着一盏用墨水瓶自制的煤油灯,习近平就是在这如豆的灯光下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,把一本本有益的书籍装进了自己的思想。在3号知青旧居,习近平为村里建起的沼气池、代销店、缝纫社、磨坊被集中展示,一桩一件都印证着他在这里度过的青春时光。
学员们参观过每一处故址旧迹,也了解习近平在这里的点点滴滴。在村支书石春阳的家里,大家围坐在一起细听往事,青年习近平的一言一行深深打动着每一位学子。老党员石玉新是当年和习近平一同入党的三名党员之一。在他的窑洞里,老人热情的为大家细数当年入党、干活的旧事,“当年我们三个人一起被批准入党,一个我,一个是村妇女主任,还有一个就是近平……他爱读书,下地都带着书,只要一歇下来就坐在旁边看”。在深情的讲述中,习近平的梁家河岁月得以真切起来、生动起来。这样一个城里来的年轻人,在陕北的黄土地上从头适应、从头学起、从头干起,艰难困苦在他身上留下的不是失望、沉沦而是倔强生长的意志,扎根实干的品行,胸怀群众的情结。青春时代于他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,是写满热心、实干、好学的岁月篇章。
穿行在梁家河,习近平的影响无处不在,不只是因为他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,更是因为他早已是梁家河人口中的自己人。尽管他已不在梁家河的田地里劳作,但他依然是人们记忆中那个 “干活卖力、能吃苦”的好后生。尽管他不再是那个扛200斤粮食走10里都不换肩的青年人,但他的青春早已与这里不可分割。他把心留在了这片魂牵梦绕的黄土地上。这让青马班的学员们感觉温暖:一位领袖如此扎根在基层和群众中奋斗、成长,他的青春也是那么鲜活、蓬勃。大家在座谈时分享着体会,没有那些宏大光辉的词汇,而是许多由衷而来的感受和启示。“陕西是根,延安是魂,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”,在巨幅的标语下,学员们面对党旗庄严宣誓,不同时代的青春就这样在这一刻交相辉映
人生的道路会沿着怎样的方向前进,一个人的青春又将对此产生怎样的影响,数年的时光应该如何去度过。来到梁家河,每个人都会在心中给出自己的回答。在此行即将结束的时候,西安科技大学的学子们在梁家河朗诵着准备多时的句子,唱出荡漾在心间的歌声。天蓝风劲,歌声回荡在梁家河的沟壑峁梁之间。听,每个青年心里都有一处梁家河!